您肯定已經看過 2012 年的重大科學新聞:希格斯玻色子(又名上帝粒子)被發現。萬歲!好哇!
然而,除非你是理論物理學家,否則你可能會問:“希格斯玻色子是什麼?” – 對於本週之前聽說過玻色子的人?但多虧了玻色子,您才能閱讀本專欄:光子從文本流入您的眼睛。如果沒有希格斯玻色子及其相關場,你今天就不會在這裡,相反,宇宙將是一個粒子以光速運動的地方。
無論如何,這就是物理學家普遍相信的。希格斯場和玻色子是物理學標準模型的關鍵組成部分,它在解釋和預測物質在日常和微小尺度上的行為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該模型包括量子力學,這是一種極其奇怪的理論,就連偉大的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也說:“我認為可以肯定地說沒有人理解量子力學......沒有人知道事情怎麼會這樣。”
標準模型的某些部分相對簡單。物質包括費米子,例如構成原子的質子、中子和電子。同一時間只能有其中之一出現在同一個地方,因此您無法穿牆而過。夸克是質子和中子的組成部分,也是費米子,它們非常奇怪,具有無人能嚐到的“味道”和永遠看不見的“顏色”等屬性。它們以那本令人費解的小說中一隻試圖點“三夸克”啤酒的醉酒海鷗命名 芬尼根守靈夜。
然後,還有帶有力的玻色子。光子是我們最熟悉的,它是電磁學的信使。另一種夸克“粘合”在一起,另外兩種夸克攜帶影響亞原子相互作用的弱力。
然而這些力無法解釋四種已知玻色子和各種粒子的質量,而這些質量反過來又導致物質形成像你、我和星系這樣的結構。 20 世紀 60 年代初,包括彼得·希格斯 (Peter Higgs) 在內的六位物理學家提出,質量是由一個作用類似於宇宙膠體的場產生的,並且與玻色子有關。發現這種玻色子的探索開始了。儘管它對理論至關重要,但事實證明它難以捉摸,因此出現了一本名為《 上帝粒子.
發現它們不是探測現有的上帝粒子,而是首先創造玻色子,然後觀察它們迅速衰變成的粒子。這意味著在粒子加速器中釋放出驚人的能量。
加速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32 年,當時約翰·科克羅夫特 (John Cockcroft) 和歐內斯特·沃爾頓 (Ernest Walton) 在英國劍橋首次“分裂原子”。他們的加速器是線性的,但在北美,歐內斯特·勞倫斯正在開發圓形版本,稱為迴旋加速器,它利用磁場使質子在擊中目標之前越來越快地旋轉。他的原型只有 5 英寸(13 厘米)寬,隨後又推出了直徑高達 184 英寸(467 厘米)的版本,後者配備了 4000 噸重的磁鐵。
對於創造希格斯玻色子來說,這樣的加速器太微不足道了。這意味著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位於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它的威力如此之大,以至於有些人甚至擔心它會產生一個吞噬地球的迷你黑洞。
對撞機建在地下100m處,周長27公里。世界上最大的製冷系統將中心部分冷卻至深空溫度以下。強大的磁鐵通過超高真空將質子加速,速度達到光速的 99.99999999%。
進入碰撞區時,每個質子的能量比飛蚊子的能量略多。這聽起來可能不多,但能量高度集中,每秒發生超過 1 億次碰撞。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碰撞能量,對撞機有兩個質子束,每個質子束的總能量相當於高速列車。它們迎面而來,緊緊地沿著一條小於人類頭髮寬度的路徑前進。
兩個五層樓高的探測器參與了對希格斯玻色子的搜尋,儘管該對撞機在 2010 年春季才投入運行,但兩者都記錄了數万億次碰撞。數據分析顯示,其中幾十個粒子產生了一種全新的粒子,其範圍與希格斯玻色子的預測範圍相同。它的重量約為氫原子的125倍。
儘管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兩個團隊的領導人在周三公佈結果後掌聲雷動,但他們警告說,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完全確認該粒子確實是希格斯玻色子。但他們確信情況確實如此;現年 84 歲的彼得·希格斯 (Peter Higgs) 也是如此,他說道:“我從沒想過這種事會發生在我的 壽命。”
現在正在進行的工作包括檢查玻色子的行為是否符合預期,或者與物理標準模型相矛盾。對撞機還有其他任務。物理學家將尋找已知粒子的重夥伴的證據,這是由超對稱性這一宏大理論所預測的:這可能有助於解釋我們只能看到宇宙中 4% 物質的事實。他們還將嘗試回答為什麼物質比反物質更豐富,並尋找類似於被認為在大爆炸後不久就存在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這可能是在太陽中心溫度十萬倍的情況下產生的。
雖然我們中的許多人可能會驚嘆於如此奇妙的抱負和成就——也許還會因為屬於我們所知道的宇宙中最聰明的物種而感到一絲自豪——但我們也應該記住,科學也對我們的生命敲響了警鐘。生活方式,特別是當我們將全球恆溫器調得越來越高時。科學支撐著進步,但也警告需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努力控制人口。如果我們留意這些警告,也許有一天,深入量子領域將幫助我們的後代到達星星。
氣候變遷預警
雖然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遷似乎是一個新穎的概念,但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有準確的預測…
忽視科學使全球氣候災難像泰坦尼克號潛艇內爆一樣不可避免
今年夏天(2023 年),氣候變遷成為全球新聞的焦點,尤其是我們剛經歷了最熱的一周…
你被欺負過健康嗎?恐懼、騙術和 Covid
因此,我們有了現代奇蹟——互聯網——即使用智慧型手機,你就可以搜尋和…
沒關係反掩模-o-sphere。科學表明口罩有助於減少 Covid 傳播
剛剛在 Twitter 上與某個立場十分固執、無法用事實改變的人進行了一次愚蠢的「對話」。是的,…
Covid 剪貼簿:瘋狂大流行的快照
我讀過有關西班牙流感的報導,這是上一次大規模流行病,主要是在 1918 年 [所以已經結束了...
高致病性禽流感變種主要在集約化家禽養殖中進化
高致病性禽流感變種是在集約化家禽養殖中由常規低致病性禽流感演變而來的。
隨著 Covid Wild Ride 的繼續,讓你的內褲鴨子貼上膠帶並保持空氣清潔
我們對 Covid 有了深入的了解,甚至正在開發疫苗。然而,無論我們多麼希望,新冠病毒仍然是一個問題…
Covid 是空氣傳播的,因此通風和空氣過濾很重要
自從疫情初期以來,我看到許多科學家認為新冠病毒是透過空氣傳播的,甚至使用標籤 #covidisairborne——包括為了反駁…
Long Covid——表明重大影響的信息和鏈接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Long Covid 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甚至會影響到最初病情較輕的人。
Covid 可能是通過實驗室洩漏的經過調整的蝙蝠冠狀病毒引起的
也許人類在功能增強實驗中對蝙蝠冠狀病毒進行了調整,無意中通過實驗室洩漏造成了新冠病毒。
Covid難題:無休止的封鎖,讓它撕裂……還是什麼?
新冠病毒是通過空氣傳播的,這意味著無保護的性行為有感染艾滋病毒的風險,無保護的呼吸也可能導致新冠病毒。
科學表明,包括 Omicron 在內的 Covid 真的不是流感
一些科學研究表明,包括 Omicron 在內的 Covid 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其中一個看起來即將與我們同在…
“危言聳聽”的 Covid 預測勝過 Covid 否認者的預言
淡化 Covid 的假訊息通常來自右翼,主要是那些只想著賺錢的人,他們可能並不太關心實際的人。
Covid毒力、疫苗和變種
科學可以提供一些關於新冠病毒可能發生的情況的見解,以及限制其影響的方法。
我們長期處於 Covid 時代
我們要長期面對這種局面,病毒就像一個無情的、看不見的敵人,隨時準備利用錯誤,溜走…
我與蜂窩織炎的奇怪而令人驚訝的夏季度假
從被看不見的海洋生物快速刺傷,到高燒,再到因皮膚深處感染而住院。
Covid毒力、疫苗和變種
[2021 年 1 月 6 日為《南華早報》撰寫] 去年 1 月,隨著有關新…的報導不斷湧現
病毒定時炸彈——我們這個時代的流行病
香港大學新興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管軼事對病毒有豐富的經驗;…
來自中國的恐懼:武漢冠狀病毒不會殺死我們所有人
隨著武漢冠狀病毒的消息出現,進化生物學表明有可能發生大流行,但不會造成很高比例的死亡。
科學和生命支持系統受到攻擊需要反擊
環境保護主義正遭受攻擊;而這個星球是我們唯一的家;為我們提供食物、空氣、水…這是我們的生活…
香港供水的秘密世界
香港的供水系統對其發展成為“世界城市”至關重要。
香港打嗝的水牛和冒泡的稻田以及神秘的甲烷上升
尤安·尼斯貝特 (Euan Nisbet) 教授率領一支科學團隊前往香港,尋求幫助查明強效溫室氣體水平為何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