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H5N1 疫情和地方性流感的評論

  • 這個話題是空的。
正在檢視 4 篇文章 - 1 至 4 (共計 4 篇)
  • 作者
    文章
  • #3289
    馬丁
    參與者

      剛剛快速瀏覽了 promed 引用的評論,該評論表明野生鳥類在傳播 H5N1 中發揮了作用。
      H5N1 疫情與地方性流感

      以羅伯特·韋伯斯特為主要作者,我認為野生鳥類會受到相當大的指責,因為他似乎是野鴨的熱衷指責者——事實上,他說“他研究的主要重點是野生水禽和野生水禽中的流感病毒」。它們在人類和動物新的大流行病毒株的進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還包括關毅,有人引用他的話說野鳥不該受到指責,而是方便的替罪羔羊)。野鳥的柏油似乎不太嚴重。

      包括:

      引用:
      傳播機制

      高致病性 H5N1 病毒是否透過人類、家禽或污染物在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傳播?先前多個國家爆發的高致病性H5和H7感染疫情中,傳播都是由人類直接造成的。流感病毒在家禽中傳播的主要途徑是經由家禽和家禽產品的移動;因此,在家禽養殖場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一項重要的防禦措施。家禽業在亞洲是一個龐大的綜合體,許多公司在中國、越南、泰國和印尼設有分公司。儘管如此,H5N1 多個譜系的參與反對人為介導的單一來源傳播。活家禽市場是感染的擴大機和儲存庫 (18),並可能在該地區病毒的維持和傳播中發揮作用。然而,受影響的亞洲國家特有的許多其他因素使得控制變得困難。後院雞群在該地區很常見,這些家養鳥類不受任何生物安全措施的約束。鬥雞是珍貴的財產,經常被長途運輸。鬥雞也可能在感染傳播和向人類傳播方面發揮作用。許多受影響國家的獸醫基礎設施薄弱,首次面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遷徙鴨子通常在稻田中漫步,尋找落下的稻種,這是感染傳播的另一個有效機制。

      候鳥鴨「常在稻田裡徘徊」嗎? ——我認為,在某些地方,這種流浪的鳥兒很快就會被射殺或困住。

      引用:
      2003年和2004年,香港從蒼鷺、白鷺和遊隼中分離出高致病性H5N1病毒,這無疑表明野生候鳥可能受到感染,並可能將疾病傳播給當地的家禽群。

      唔;毫無疑問它們會被感染——但為什麼毫無疑問它們可以將疾病傳播給當地的羊群?沒有在當地野生水鳥中傳播。遊隼不是野生的:被認為是一隻被遺棄的鳥,在香港島的一個公園裡發現的

      引用:
      青海湖的疫情(16,17)證明這些高致病性H5N1流感病毒可以在遷移水禽之間傳播。東亞-澳洲遷徙路線中鴴鷸類鳥類的遷徙路線確實與H5N1 疫情爆發的地區重疊,儘管該病毒在台灣、馬來西亞(泰國邊境附近偶爾爆發的情況除外)和西澳大利亞地區明顯不存在(圖2 ) )。候鳥在高致病性H5N1病毒傳播和傳播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不,確實不清楚;野鳥生病死亡,H5N1傳染野鳥是死路一條;蒙古表明,這種罕見的病毒可能會隨著距離進一步傳播,但其他一切都表明這確實很罕見:「野生鳥類的自我限制」。
      眾所周知,糧農組織等機構正在延續其所謂的角色;有利於危言聳聽,轉移人們對實際問題的注意力

      引用:
      劣質農業疫苗可以預防疾病症狀,但不能阻止可傳播病毒的傳播。它們還促進病毒在農場和活禽市場上未被發現的傳播,並促進抗原漂移。

      高致病性 H5N1 病毒感染的臨床症狀可能會被其他流感亞型的交叉保護所掩蓋,但這一事實常常被忽略。 1997年香港首次爆發高致病性H5N1病毒期間,活家禽市場的雞隻沒有表現出疾病跡象,但在每個接受調查的家禽市場中,看似健康的雞、鴨和鵪鶉的樣本均顯示出高致病性H5N1病毒

      我以前沒看過這個;有趣的

      綜上所述:

      引用:
      也許最陰險的威脅來自野鴨和家鴨之間未被觀察到的傳播。

      [與魚類養殖無關-需要更多強調]

      我已經透過電子郵件向作者發送了評論(透過文章網頁底部的表格)——希望我比透過聖裘德聯繫羅伯特韋伯斯特時有更好的運氣。
      新增註解:
      沒有提及綜合養魚業的潛在作用-將雞糞倒入魚池作為飼料/肥料,這是糧農組織鼓勵的做法,現已傳播到東歐。甚至用雞內臟餵魚(泰國,黑魚)。
      請注意這一點:如果提及,糧農組織布朗尼積分會大量損失。

      貼文編輯:martin,發佈於:2006/01/27 01:58

      #4058
      匏名

        維也納—一位衛生官員稱,奧地利南部施蒂裡亞省的三隻貓曾一度攜帶H5N1禽流感病毒,但其中兩隻已經拒絕了病毒。

        #4059
        匏名

          貓在感染中倖存 在荷蘭的實驗研究中,貓感染了 H5N1 病毒,除了一隻接種疫苗的貓或與實驗感染的貓接觸過的貓以外,所有貓都存活了下來。因此,奧地利的發現(倖存的感染)並不那麼令人驚訝,也沒有顯示該物種有任何「適應」。參見 Kuiken 等 Science 2004 年 10 月 8 日;306(5694):241  

          歐洲的病例再次顯示貓對H5N1病毒很敏感,有些受感染的貓會死亡。當貓近距離接觸時,可能會發生貓與貓之間的傳播,但鑑於大多數家庭中貓的「密度」較低,不太可能導致持續的自然傳播。在鳥類疾病得到控制的地方,我們很可能會看到貓疾病的終結——泰國的情況似乎就是這樣。此致, Les Sims 亞太獸醫資訊服務

          #4060
          匏名

            嗨馬丁,

            我們剛剛啟動了亞太地區論壇的香港節點,並邀請您參與向對此問題感興趣的任何一方制定立場或建議,明確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前進方向、注意事項等。飼養和野鳥。

            問候

            東尼

          正在檢視 4 篇文章 - 1 至 4 (共計 4 篇)
          • 抱緊,回歸主題必須先登錄。